2008年7月22日

Recruiting and Selecting Principalsm 閱讀心得

壹、 內容摘要

有效的領導對於一個學校的運作是很重要的,美國全國中等學校聯盟校長工作小組(NASSP)認為,擔任校長的條件包括:問題分析、組織能力、決斷力、有效的溝通技巧和抗壓性等等,除了上述這些傳統的標準外,也須考慮個人的人格特質,以免流於過度重視學術表現。此外,校長也應了解他在學校、社區中所扮演的重要專業領導角色,校長必須有遠見與正確價值觀,還需有決心、有創意、具熱誠,有能力也願意面對問題,找出激勵學校的方法,作出正向改變,並且需憑藉增權賦能(empowerment)而非脅迫的方式,才能夠轉變活化學校氣氛,讓每一個人都能發展所長,以促進推動學校作出改善。

鼓勵具有行政長才的教師參加遴選,可以避免聘用光有出色履歷的人選,或是光會紙上談兵的人選。此外,也應讓家長、老師、學生、社區成員參與討論,找出適任校長的特質,讓各方都能在遴選過程中有參與感。並設立相關實習訓練機構或校外的招聘中心尋求協助,從中尋找、訓練有潛力的人選,並增加女性與少數民族參加學校行政的比例,以落實平權的觀念。

貳、讀後感與回饋

校長是一個校園裡的領航者,也是全校師生的楷模,現今的中小學校長必須經歷「甄選→儲訓→候用→遴選」,讓原本即有資格的候用校長也須經過公開的遴選作業,才能當上正式的校長,借由遴選的過程找到一位真正優質的校長,找到一位真正能符應學校需求的校長,而筆者在宜蘭任教時,確實有落實校長的遴選制度,但調任到桃園任教後,校長卻仍以派任居多,使得遴選條文形同虛設,讀完了Recruiting and Selecting Principalsm這篇文章後,發現美國校長遴選制的嚴謹與完善是值得我們去效法、去改進的。

一位優質的學校領導者須具備1.教育專業能力;2.愛人助人的能力;3.統整判斷的能力;4.計畫管理的能力;5.實踐篤行的能力;6.溝通協調的能力;7.應變危機的能力;8.研究發展的能力;然這些能力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培訓出來的,不但需要經過測驗、考試,更需要經過實習訓練而來,筆者認為,台灣的校長培訓制度,在實習這方面的時間過於短促,包括師資的實習縮減為半年也實有不妥,畢竟專業是經由長時間所培訓出來的,並非短時間就能有所成效,再加上遴選的委員的組成份子,校外的票數過多,常常關鍵票數都在專家學者或是地方人士,然學校中的教職員工與家長們才是真正的第一線人員,才是之後校長所須面對的主要顧客群,應該將外在的主導力降至最低,這樣的遴選才較公正性。有了完善的培訓過程與公正的遴選制度後,才能建立證照制度,讓每一位儲備校長都具有優質的領導風範,進而才能提升學校效能啊! 

2008年7月10日

校長學專題- 上課心得

從小就生長在一個教育世家裡,爺爺是龍潭農工的老校長退休,父親也在中壢國中榮退,也許是受到家族的影響,小時候的志願便是能當一位好老師,長大後,也如願的當上了老師,在任教的六年裡,經歷了兩所截然不同的學校,深深的知覺到身為一位領導者對於組織的影響力有多大,也體會出不同的成員所形塑出來的組織文化是有很大的差異的。

上了木金老師的校長學後,讓我更深切的知曉,當一位好的領導者是何其不容易,要能讓老師們都能信服,並且帶領學校邁向優質學校,實在是不簡單的事,校長所要管轄與關切的事務何其廣,還要能用輕鬆、沉靜、自然、柔軟、慈悲去看待事情,真的是很不簡單。

而在目前任教的學校裡,校長卻常是老師們批評的對象,甚至是我們茶餘飯後的話題,姑且撇除他私下行為招人議論的部份,靜下心想想~其實他也有好的ㄧ面,值得人去讚賞、推崇的ㄧ面,畢竟ㄧ個人能夠當上校長,一定有他獨特的人格特質與能力;任教六年的時間裡,大都是處於教學層面的涉略,在下學期也將接任行政職務,也許站在不同的角度上與職務上,能夠更清楚的體會出我們校長的用心所在,而在我個人的人生規劃裡,當然也有把治理ㄧ校放在裡頭,期望不久的將來自己能夠成為一個稱職的校長,目前在努力累積實力,以達成"校長學-學校長 -長學校"的目標。

2008年7月8日

壓力

收到老師的來信
看見每個人所分配到的閱讀範圍
心情整個是盪到了谷底
原本就抗拒的心
在看到這些密密麻麻的原文
更是想要逃避 退縮
壓力~其實是自己附加在自己身上無形的東西
因為壓力讓我整個生理時鐘都失調了
心情隨之起起伏伏
其實靜下心來想想
不就是盡力去做嘛
能看多是多少
換個角度看世界
覺得ㄧ切都變得輕鬆 簡單
都可迎刃而解
敞開豁達的心迎接每一天吧
加油~

2008年7月6日

因應運動性代表隊經費不足的解決策略

Q:上級鼓勵學校發展運動代表隊特色,運動性代表隊經常南征北討參加校外比賽,師生食宿費用預算編列不足,影響體育競技發展並排擠校內相關經費的運用。如果您是學校的校長,您應該如何因應運動性代表隊經費不足的問題?
A:
解決策略:
一、成立後援會
1.請家長會委員一人擔任後援會之會長,參加此代表會的學生家長,皆為後援會成員。
2.有該後援會進行金錢的募集。
二、募款
1.學校家長會
2.民間團體—企業機構、慈善團體
3.社區
4.議員、立法委員
5.各鄉鎮市公所
6.家長
7.校內老師
三、運用學校本身經費
1.預留部分學生活動費